1. 首页 > 就业前景

2025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报考指南:学什么?就业好不好?附最新行业数据

2025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报考指南:学什么?就业好不好?附最新行业数据

高考填志愿时,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总是热门选项——到底这个专业学啥?毕业后能找啥工作?好不好就业?咱们结合2024-2025年最新数据和政策,一次性说清楚。

这个专业是“电子+信息”的跨界拼盘

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不算纯电子也不是纯计算机,更像个“知识大融合”专业:既学电子电路、芯片设计这类硬件知识,也碰算法、通信、计算机这类软件内容。不同学校侧重不同——有的专攻无线通讯、图像传输,有的搞通信系统或信号处理,总之是“软硬都懂”,能适配很多领域。

主要学这些课,得兼顾硬件和软件

核心课程分两大块:

硬件基础:电路分析、数字电路、高频电子、模拟电路设计,要会画电路图、焊电路板、调测电子元件;

软件与理论:算法与数据结构、Python/C语言、信号与系统、通信原理,得懂怎么让硬件“跑起来”。

整体不算“超级难”,但要学好得花时间——毕竟要比纯电子专业懂点软件,比纯计算机专业懂点硬件。

学这个专业的3个核心优势

踩中国家产业重点:“十四五”规划里的新能源、生物医药、5G通信都需要它——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要懂电子电路,医疗设备研发要会信息处理;2025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扶持集成电路和5G产业,这个专业的学生刚好对口。

就业选择多:既能做硬件研发(比如设计手机电路),也能搞软件编程(比如写通信算法),还能往通信、集成电路方向转,不像纯专业那样“一条路走到黑”。

稳就业:智联招聘2025年数据显示,这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92%,比电子信息类平均就业率高3个百分点,属于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的类型。

毕业后能找啥工作?薪资看城市

就业基本覆盖三大领域,还有新兴岗位适配:

企业岗:去华为、小米做硬件工程师(设计电子设备),或去中国移动做网络优化(调测通信信号);

事业岗:医院搞医疗设备维护,或科研院所做技术研发;

新兴岗:2025年人社部新增的“人工智能训练师”(教AI识别数据)、“量子计算工程师”(辅助量子硬件开发),你因为有算法和硬件基础,转这些岗也有优势。

薪资方面:一线城市(北京/上海)起薪15-20k/月,新一线(杭州/成都)10-15k/月,二线(合肥/武汉)8-12k/月——整体比同层次纯电子或纯计算机专业略稳。

不同城市找工作的差别

一线城市:岗位集中在互联网(阿里)、半导体(中芯国际),薪资高但落户难(比如上海本科要积分);

新一线城市:电商(京东)、电子制造企业多,薪资适中,落户友好(杭州给本科发租房补贴);

二线城市:本地半导体/通信企业为主(合肥长鑫存储),薪资低但生活成本低,适合想稳定的同学。

选这个专业要注意的风险和建议

风险提醒:因为学的东西杂,要是没精通一个方向,容易和纯计算机、纯电子的学生“撞岗”。比如2025年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增30%,部分企业AI岗饱和,但你可以选“AI伦理”“芯片设计”这类细分方向——毕竟你懂电子硬件,比纯计算机的同学更有优势。

选择建议:要是喜欢动手做东西(焊电路板、调电路),或想兼顾软硬件,选这个专业;要是纯想搞软件,不如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;要是爱物理、电磁,选电子科学与技术。另外,一定要看学校的侧重——比如有的学校擅长通信,有的擅长集成电路,跟着学校强项走更易就业。

总的来说,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个“稳扎稳打”的专业,适合想兼顾硬件软件、就业面广的同学。只要在校期间找准一个方向深耕(比如专注集成电路,或专攻网络优化),毕业找工作根本不用愁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gkguide.com//jiuyeqianjing/494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