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2024届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及专业就业前景解析
2022-2024届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及专业就业前景解析
想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,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说起——这两年“就业率”改叫“毕业去向落实率”了,涵盖直接工作、考研升学、灵活就业这些情况,更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去向。
先看数据:2022届本科毕业生到8月底初次就业率73.97%;2023届涨到83.33%(包含校企合作专科生);2024届截至8月31日,总体落实率达87.37%,三年里稳步提升,说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逐步增强。
再看具体专业的就业方向和优势。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院校,传统师范专业肯定是强项——比如汉语言文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,毕业生主要进中小学当老师,在内蒙古本地的中小学里,这两个专业的校友资源特别多,岗位需求也稳定。智联招聘2025年的统计显示,师范类专业在内蒙古的岗位需求占比35%,比全国平均高5个百分点,而且不少学校招老师时会优先考虑本地师范院校的毕业生。
要是不想当老师,学校的非师范专业也有不错的就业方向。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对应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岗位——不过得注意,2025年人社部新增了“AI伦理师”这个细分职业,要是往这个方向发展,比单纯做算法训练更有竞争力,因为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。再比如化学专业,契合“十四五”规划里的生物医药重点产业,毕业生可以去本地的生物医药企业做研发或质量控制,像呼和浩特的一些医药公司,每年都会来学校招人。还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,对应新能源行业的电池研发岗位,随着内蒙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,这类岗位的需求也在慢慢增加。
选专业的时候,地域差异得考虑进去。比如临床医学专业,一线城市(北京、上海)的三甲医院岗位多,但竞争特别大,起薪大概10-15万/年,落户几乎没希望;新一线城市(杭州、成都)的三甲医院或私立医院,岗位也不少,起薪8-12万,落户政策比较宽松;二线城市(呼和浩特、包头)的医院岗位稳定,起薪6-10万,而且本地户口能享受不少福利,比如购房补贴。
还有个风险得提醒:热门专业不一定好就业。比如人工智能专业,2025年毕业生比去年多了30%,部分企业已经出现岗位饱和的情况,建议选这个专业的同学,重点关注AI伦理、自然语言处理这样的细分领域,别扎堆学普通的算法。新能源材料专业也得细分,要是盯着“新能源”三个字随便选,不如锁定电池研发、光伏材料这样的具体方向,就业更有针对性。
总的来说,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提高,专业设置也贴合市场需求。选专业的时候,结合自己的兴趣、行业趋势,再看看地域差异,就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。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gkguide.com//jiuyeqianjing/8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