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2022届数据看辽宁科技大学就业:传统工科稳扎本地,新兴专业需盯细分
想搞清楚辽宁科技大学就业到底怎么样?咱们用2018到2022届的真实数据,结合2024-2025年最新政策和行业动态,把“专业选对了没、毕业后好不好找活”这件事聊透。
先看最实在的:各届毕业去向到底如何
“毕业去向落实率”是现在代替“就业率”的新说法,包含直接就业、考研、灵活就业这些情况。2022年辽科大2860名本科毕业生里,2519人落实了去向——2230人签了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,46人是其他录用形式,242人考研升学,1人自主创业;其中1642人留在辽宁本地,初次落实率88.08%,协议就业率77.97%。
2021届更稳,本科就业率90.28%;2020届受疫情影响降到71.17%(这几年里的低点);2018届回到高位,就业率94.44%——除了2020年,学校的基础就业能力一直在线。
为啥辽科大就业能稳?跟专业贴紧辽宁产业脱不了干系
辽科大是工科底色,冶金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些传统专业是招牌,刚好踩中辽宁“十四五”规划里的重点产业——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。比如冶金专业,学校跟鞍钢、本钢这类本地龙头钢铁企业有十几年合作,毕业生进这类企业的比例能占到30%以上;材料专业更贴合现在的新能源风口,不少学生去了锂电池材料厂做研发或生产,因为新能源是国家重点扶的产业,需求一直在涨。
不同专业的就业方向,其实早就写在专业设置里
选辽科大的专业,基本能看清毕业后的路:
冶金、材料类:要么进本地钢铁/新能源材料企业做技术,要么去相关研究院搞研发;
机械类:去装备制造公司做设计、生产管理,或者卖工业设备做技术支持;
计算机类:一部分去北上广深做互联网开发,更多留在辽宁给制造业企业做信息化——现在辽宁的工厂都在搞数字化,懂技术的“产业IT人”特别缺。
想选对专业?得先看地域和行业需求
同样一个专业,在不同城市的发展差别挺大:
一线城市(北京、上海):计算机、人工智能类专业能找大数据、AI算法岗,薪资1万-1.5万/月,但落户难;
新一线城市(沈阳、大连):软件服务、智能制造岗多,薪资8千-1.2万/月,落户政策友好(比如沈阳本科毕业就能落);
二线城市(鞍山、营口):主要是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岗,薪资6千-1万/月,但生活成本低,压力小。
选专业得避的坑:热门不一定好就业
现在人工智能专业很火,但2025年毕业生比去年多了30%,部分企业已经出现岗位饱和——建议选这个方向的 同学,优先盯AI伦理、机器学习应用这些细分领域,别光追“人工智能”四个字。还有“人工智能训练师”“量子计算工程师”这些2025年人社部新增的职业,辽科大的计算机、数学类专业能对接,但得提前学机器学习框架、算法设计这些技能,不然毕业也找不到对应的活。
最后给选专业的建议:贴紧本地产业最稳妥
辽科大的优势从来不是“全国顶尖热门专业”,而是“跟辽宁产业绑得紧”——要是你想毕业后留在辽宁,选冶金、材料、机械这类传统工科,或者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类跟本地产业结合的新兴专业,就业机会多还稳定;要是你想出去闯,计算机、电子信息类也能拼,但得提前查目标城市的岗位需求,别盲目选热门。
说到底,就业前景不是看“专业热不热”,而是看“你学的能不能满足别人需要”——辽科大的工科专业,刚好满足了辽宁制造业升级的需求,这就是它就业稳的核心原因。(数据来源:辽宁科技大学2021-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、2022届就业质量报告;智联招聘2024年高校就业竞争力报告;猎聘2025年工科专业薪资趋势;2025年国家发改委《“十四五”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》)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gkguide.com//jiuyeqianjing/7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