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就业前景

2024-2025年青岛滨海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及专业就业前景解析

2024-2025年青岛滨海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及专业就业前景解析

想了解青岛滨海学院的就业情况,得先搞懂现在常说的“毕业去向落实率”——不是只算找到工作的,还包括考研升学、考公、灵活就业这些情况,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去向。先看具体数据:2024届全校4695名毕业生,到8月底有4695人落实了去向,落实率84.39%;往前看,2021届本科毕业落实率92.78%,2020届更高,达到96.22%。

从专业来看,学校的不少专业踩中了“十四五”规划里的重点产业方向。比如新能源相关专业,对接国家发改委2025年重点支持的新能源产业(像光伏、储能、新能源汽车),毕业生很多去了青岛本地的新能源企业,比如做光伏组件的龙头企业,或者储能系统开发公司,从事生产管理、技术研发这类岗位;还有生物医药专业,刚好匹配山东正在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,学生毕业后常进青岛、烟台的药企,做药物研发、质量检测或者临床监察,薪资不算太高但稳定性强。

再说说新兴职业的对接——2025年人社部新增了“人工智能训练师”“量子计算工程师”这些职业,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刚好覆盖相关内容:人工智能训练师要学的机器学习基础、数据处理,还有量子计算工程师需要的量子力学入门、算法设计,都是专业课里的重点。不少毕业生去了济南、青岛的互联网公司或者AI企业,做人工智能训练、模型调优这类工作,属于现在比较缺人的岗位。

不过选专业得看地域差异。比如临床医学这类专业,在一线城市(北京、上海),三甲医院的岗位特别少,但薪资能到每月1.5万以上,落户得靠积分;到了新一线城市(青岛、济南),市级医院的岗位多些,薪资每月8000-1万,落户只要本科毕业就能申请;再往二线城市(烟台、潍坊),县区医院的竞争更小,薪资每月6000-8000,但生活成本低,买房压力小。

还有个风险得提醒:像人工智能专业,2025年毕业生比2024年多了30%,部分企业已经出现岗位饱和的情况——尤其是基础的算法工程师岗位,竞争特别激烈。要是选这个专业,建议往AI伦理、智能系统运维这些细分方向靠,比如学AI伦理能做算法公平性评估,学智能系统运维能管企业的AI设备,这些方向人才缺口大,不容易扎堆。

总的来说,选青岛滨海学院的专业,建议优先挑跟本地产业匹配度高的,比如新能源、生物医药、工科类,这些专业毕业后进本地企业机会多;要是对新兴领域感兴趣,得选细分方向避开太卷的赛道。参考2024-2025年教育部就业报告、人社部行业数据还有智联招聘的最新统计,这些专业的就业稳定性和薪资水平,在同类民办高校里算中等偏上的。

如果是打算考研的学生,学校2024届有15%左右的本科生考上了研究生,主要集中在山东本地的高校,比如中国海洋大学、山东科技大学,专业还是以原来的工科、生物医药为主,考研方向跟本科专业衔接得比较好。

最后想说,就业情况跟个人能力也有很大关系——就算专业对口,要是在校期间多考证书(比如新能源专业的注册能源管理师、计算机专业的项目管理认证)、多实习,毕业找工作会更顺利。比如青岛滨海学院跟本地20多家新能源企业有合作,学生大三就能去实习,毕业时很多企业直接留用,这样的机会比没实习的多很多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gkguide.com//jiuyeqianjing/391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